众所周知,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东西之一,一旦进入了这个“宇宙怪兽”的视野,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经历过这一切了呢?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整个宇宙都是黑洞,我们正身处其中呢?
这个猜想乍一看可能会觉得荒唐无稽,但事实并非如此,接下来我会详细的介绍给大家。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宇宙和一般的黑洞究竟有哪些共同点。
黑洞是由质量庞大的物质收缩形成的,收缩到了用高性能显微镜也看不见的程度。
在恒星质量黑洞中,爆炸的超新星的核心会崩溃。在超大质量的黑洞中,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以及巨大的原恒星也会整个崩溃。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天体的重力依赖于天体的密度。
相信大家在物理课上都学过,密度可以用质量除以体积计算出来。
黑洞拥有巨大的质量,但体积极小,“表面”的重力非常强,即使以光速也无法“脱离”。
物质凝结而成的这个极小的点,也就是黑洞的“圣域”的部分被称为“奇点”,位于黑洞的中心。离日本腾素的功效和作用奇点有一定距离,仍能保持某种程度的重力的区域,叫做“事件视界”。
在黑洞的图像和插图中,看起来像黑色球体的就是黑洞。在事件视界之外,黑洞的行为与具有相应质量的普通天体相同。也就是说,重力会对其他天体产生影响,但不会把那些天体都“吸入”进去。
这和太阳不会吸入地球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说,在黑洞的旁边是可以存在能够逃逸的普通行星的。
其实人类更关心的是黑洞的“内部”。但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直接调查黑洞的内部,而且,一旦越过事件视界,我们所熟悉的物理定律就不再适用了。
例如,黑洞内部的重力非常强大,所以时间几乎是停止的,但空间本身又带有时间的性质。简单来说,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流逝,既不能停止,也不能倒流。
与此相同,黑洞内部的空间也是不可逆转的。一旦越过事件视界,就无法停止,也没有返回的机会,只能继续向奇点坠落。事实上,无法跨越边界正是宇宙和黑洞最大的共同点。
在这个宇宙中发生的现象中,有一些只能解释为其他宇宙的重力在起作用,但仅此而已。一个宇宙的物质不可能移动到另一个宇宙,宇宙中的物质并没有收缩到极小的体积,恰恰相反。
但不是“抽象数学”的黑洞,即使是现实的黑洞,奇点也不是点的形状。例如,旋转的黑洞,其奇点应该是环形的形状。虽说非常小,但大小也不是“零”,不管怎样,大小都是相对的。
对人类来说,病毒是极其微小的存在,相反,对病毒来说,人类也是非常巨大的存在,不是吗?
当然,可能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宇宙中的我们并没有向奇点移动。但是,如果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已经收缩成奇点的话,是不是没有可以移动的地方了呢?
通过这样的考察,科学家们开始思考宇宙实际上是不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这个概念被称为“施瓦茨希尔德宇宙论”或“黑洞宇宙论”,在1972年由印度科学家拉吉·帕斯利亚日本腾素保健品和英国的欧文·古德首次提出。
关于“黑洞宇宙论”,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斯莫林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他致力于解决令许多科学家头疼的“宇宙微调”问题,他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存在着很多的常数,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现在的宇宙。
例如,只要其中一个常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硼更重的元素就无法存在,恒星的形成也可能停止。这样一来,包括智慧生命日本腾素说明书在内的生命的诞生本身就变得不可能了。
此外,在多元宇宙论中,宇宙有很多,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基础物理常数。在我们的宇宙中,物理常数恰好适合生命的诞生,这与太阳系的天体中只有地球具备生命诞生的条件是一样的。
斯莫林进一步发展了这个假说,他预测,宇宙借助黑洞的力量,不断地“增殖”。他认为,每当黑洞诞生时,就会产生一个与母宇宙不同的、具有独特物理常数的新宇宙。
斯莫林认为,一般来说,生命诞生所需要的常数,对于宇宙中黑洞的产生也是必要的,黑洞的数量越多,宇宙产生的“后代”也就越多。
如果我们确实生活在黑洞内部,这将成为斯莫林学说的有利证据。也就是说,我们终于可以找到“宇宙微调”问题的答案了。
但是我们无法确认从外面看到的宇宙是否真的是黑洞的形状,因此,要判断施瓦茨希尔宇宙论是否正确,只能依靠间接证据。
关于黑洞,在科学界有一个概念叫“施瓦茨西尔半径”或“引力半径”,这是指具有一定质量的黑洞在事件视界的半径。
例如,用地球的质量来计算的话,这个值不到1厘米。也就是说,如果地球的所有物质都收缩到奇点,产生了黑洞,那么事件的地表半径就和这个值相同。另外,在太阳“崩溃”的情况下,会产生“半径”为3千米的黑洞。
各种各样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观测宇宙的总质量崩溃的情况下,史瓦西半径为100亿到130亿光年。
假设黑洞宇宙论是正确的,哈勃球的半径也应该与之大致相同。哈勃球是以观测者为中心展开的假想球体,在这个范围之外,由于宇宙的膨胀,所有物体都以比光速还快的速度远离观测者,变得看不见。
哈勃球的半径是144亿光年,也就是说,哈勃球比可观测宇宙的施瓦茨西半径还要大。
有研究者支持这一观点,但也有研究者主张“施瓦茨希尔宇宙论”这一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指出,这日本腾素官网正品保障官方专卖个模型以及与此相关的斯莫林假说都存在其他问题。
例如,黑洞并不是所谓的“物体本身”。和其他天体一样,黑洞中总是有东西在不断地注入,其中大部分是气体和宇宙尘埃,这些尘埃落入黑洞后,黑洞的质量会明显增加,虽然质量很小。
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宇宙中,并没有什么外部物质的稳定供给。此外,黑洞还会定期地与多颗行星或恒星发生碰撞或相互碰撞。
这的确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们的宇宙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应该也经历过类似的碰撞,但实际上并没有证据表明曾经发生过碰撞。
也就是说,关于我们是否真的存在于黑洞中,目前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暂时还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