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高电压疗法是利用高压电刺激人体的一种治疗手段

高电压疗法是利用高压电刺激人体的一种治疗手段

发布时间:2022-09-16

  关注无癌家园

  我们一起战胜癌症

吃完日本腾素胃疼

  很多癌症患者往往在得知患癌后,对生活丧失信心,不积极治疗,甚至抗拒治疗,觉得没有必要治疗,治疗就是浪费钱。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要放弃,即使癌症没有被彻底攻克,但是与很多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生命得以延续,甚至实现了临床治愈或长期带瘤生存!

  如今,癌症已有许多治疗手段,如果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医学上的“治愈”与人们通常理解的“治愈”不同,这里指的临床治愈,是指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影像复查5年以上已经无法找到肿瘤。

  而医学界的治疗思路也在转变:不把完全消灭肿瘤作为目标,而是将重点放在控制肿瘤上,让患者带瘤生存,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带瘤生存是指患者经过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性症状,如出血、癌痛、咳嗽、吞咽困难等症状消失,瘤体局部缩小,病情稳定。带瘤生存的前提是保证生活质量,而不是牺牲生活品质。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发展,新医疗理念——精准医疗,让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带瘤生存,甚至带瘤善存称为可能。

  今天无癌家园小编就分享6位患者抗癌成功的故事,来看看他们是怎么与癌症斗争的,希望给各位癌友们一些参考和动力!

  胰腺癌:斯坦曼“以身试药”,树突细胞疫苗让他多活了4年半!

  说起疫苗,大家其实并不陌生,除了常见的乙肝疫苗、流感疫苗,到现在我们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其实癌症疫苗也是免疫疗法的一种形式,通过刺激或恢复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防止癌症发展或杀灭现有的肿瘤。

  进入21世纪,癌症的高发引发全球医学界的关注,作为肿瘤疫苗中较为突出的一种,树突细胞疫苗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说到树突细胞疫苗就不得不提一个传奇性的人物——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拉尔夫·斯坦曼。

  拉尔夫·斯坦曼

  斯坦曼在2007年确日本腾素是真的吗诊胰腺癌后,积极尝试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治疗性疫苗(DC疫苗)。借助这种“细胞免疫疗法”,他的生命从预期的数月延长至4年半。

  诺贝尔奖有一个规矩,他们从来不将这个奖项授予已经逝世的人,然而拉尔夫·斯坦曼打破了这个规定,因为他在接到获奖电话的前三天,已经悄然离开了人世。所以,斯塔曼也被称为最遗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1

  身患致死率达95%的胰腺癌,他致力于研究DC疫苗

  1973年斯坦曼在小鼠的脾脏中发现了类似“树枝状”的细胞,并提出了树突状细胞的概念。2011年,斯坦曼与朱尔斯.霍夫曼、布鲁斯.博伊特勒,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后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而共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夺走斯坦曼生命的就是称作“癌症之王”的胰腺癌,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该病的致死率可达95%,确诊该病后能够存活5年的患者十分罕见(<5%)。

  胰腺癌没有获得批准的癌症疫苗,预后很差,晚期患者生存期为数周或数月。该疾病通常用细胞毒性药物吉西他滨治疗。然而这种治疗似乎主要用于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5周的中位生存期。大多数患者很快就会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不服输的斯坦曼教授试图采用树突细胞疫苗来治疗自己的胰腺癌。

  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 (APC)。它们处理抗原物质(例如,来自入侵的细菌和病毒,以及来自癌细胞),并将其表面的抗原呈递给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尤其是 T 细胞。这导致 T 细胞的抗原特异性激活。因此,树突细胞充当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之间的主要联系。

  02

  尝试8种疗法,树突细胞疫苗让他多活了4年半!

  斯坦曼教授尝试了8种实验疗法,一次一种。对于这些治疗中的每一种,他和同事都向FDA提交了一份单一患者的使用协议,并获日本腾素可以每天吃吗得了该机构的批准。在这些治疗中,有3种癌症疫苗,而斯坦曼最后使用的是来自他自己肿瘤的细胞而不是细胞系的树突细胞疫苗。

  晚期胰腺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差。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晚期胰腺癌占被诊断患有该疾病的个体的 80% 以上)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约 10 个月和 6 个月。对于所有阶段的胰腺癌,1年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5%和6%。

  然而,斯坦曼博士的生存期从数月延长了四年半!

  此后,医学界便开启了对树突细胞疫苗研发的热潮,成为近年来研发成果较多的一类免疫疗法,目前已有FDA批准上市的树突细胞疫苗以及众多进入三期的临床试验均值得大家期待。

  自从2010年,除了FDA批准首个树突状细胞疫苗Provenge(sipuleucel-T)用于治疗难治性前列腺癌以外,树突细胞疫苗在各大癌种中均取得了不俗的疗效,如脑瘤—DCVax-L疫苗、黑色素瘤—TLPLDC疫苗、肾癌—ilixadencel疫苗、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AV-GBM-1疫苗、肺癌—CCL21-树突疫苗、乳腺癌-Her2脉冲树突细胞疫苗等,小编就不在此一一赘述。

  黑色素瘤:4个月后“治愈”,免疫疗法使卡特成为“最长寿总统”

  2015年8月,美国前总统卡特被诊断出患恶性黑色素瘤,而且已经发生了肝转移、脑转移,是个不折不扣的晚期患者了。

  但过了短短4个月,12月份的一次活动中,91岁高龄的卡特对外宣布,他在刚刚进行的一项全身检查后确定,体内病灶已经消失了。

  据了解,卡特使用的是综合疗法,先是手术切除了可见肿瘤,再通过放射疗法治疗颅内的肿瘤,最后配合使用默沙东的PD-1药物Keytruda(派姆单抗)。此次脑部癌细胞消失后,卡特表示还会继续使用Keytruda进行治疗。

  这一事件,使免疫治疗一夜之间火爆全球。

  PD-1/PD-L1和CTLA-4途径对免疫系统控制癌症生长的能力至关重要。这些途径通常被称为免疫检查点。许多癌症会使用这些途径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特异性抗体可以阻断这些途径来应对癌症。一旦免疫系统能够发现并应对癌症,它就可以阻止或减缓癌症的发展。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的最大不同,那就是免疫治疗的拖尾效应,即获益的患者可以持续地从免疫治疗中获得稳定的效果,带来长期生存。

  2022最新PD-1、靶向药临床招募进行中!

  李开复: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化疗+靶向治疗对抗晚期淋巴瘤

  2013年9月5日,52岁的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的对外宣布罹患滤泡性淋巴癌第四期,不得不放下工作接受治疗。到了2015年2月时,他对外宣布自己体检结果,表示目前体内的肿瘤已经不太明显。在同年6月,李开复表示自己近两次的检查,并未发现病灶,并调侃自己是“李康复”。从查出癌症,直到病灶全无,李开复只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他的抗癌心得,值得我们借鉴。

  淋巴瘤又称为淋巴癌,发生于淋巴系统,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之一,我们其实并不陌生。除了李开复外,罗京、阿桑、李钰等名人也曾经受到过淋巴瘤的折磨。

  淋巴瘤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里面其实不算太高,大概在5/10万左右,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的中年人群为主。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差别很大,大致上可以分为:惰性、侵袭性、高度侵袭性,惰性淋巴瘤跟慢性病差不多,而高度侵袭性就像是“催命符”!

  淋巴瘤的分型非常多,但是只要知道,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后者占90%左右,而且以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主(40%~50%)。

  当得知罹患4期或全身转移就不等于病情很严重,到无药可治的地步,千万不可轻易放弃治疗。

  淋巴瘤的治疗以全身化疗和放疗为主。而李开复接受的治疗方案是化疗药bendamustine(苯达莫司汀)搭配标靶药物rituximab(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有别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利妥昔单抗被称为“精确打击淋巴瘤的神器”。它是一种针对恶性B淋巴细胞的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效果好,副作用小,是淋巴瘤治疗进展的一个里程碑。

  自从1999年利妥昔单抗在美国上市以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50%。以前利妥昔单抗是自费药,价钱昂贵,目前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使众多癌友们享受到了现代医疗进步的成果。

  徐林友:肺癌医生遇上肺癌,被判活不过100天,如今多活10年

  2011年1月17日,黄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徐林友得知一个噩耗,他被查出来患有肺癌伴脑转移,已经在胸外科工作了20多年的他,如遭雷劈般难以消化这个消息。

  曾经接诊过无数个肺癌患者的他,没想到有一天会轮到自己,而且接诊的医生判断“很难活过100天”。

  他患的是肺腺癌,腺癌属于比较难治的一类,存活时间短,生存质量差,自然进程在100天左右,而他居然还是晚期肺腺癌伴随脑转移!

  作为标准治疗程序,姜格宁主任建议进行化疗,然而想到化疗的副作用,徐林友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又考虑到肺腺癌的凶险,想到的是首先解决掉转移到脑子里的肿瘤,遂选择全脑放射治疗,暂不考虑化疗。

  他立刻给自己制定了治疗方案,开始了每周5天的全脑放射治疗,以期尽快清除脑部的转移肿瘤。幸运的是,肿瘤很快得到了控制。

  2011年1月24日,姜格宁主任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的基因突变检测符合靶向治疗的要求,可以进行靶向药物治疗。

Copyright © 2015-2021 版权所有 日本腾素专卖官网